原标题:“肝”愿为您 护佑健康

在我们五脏六腑中,肝脏是一个极其重要的器官,它被称为“人体加工场”每天都发生各种化学反应,具有合成、解毒、代谢、分泌、生物转化以及免疫防御等功能。

各种各样的因素必须通过肝脏代谢后再进入身体内发挥各种功能,好的,有益于身体的营养成分,以及坏的,必须经过解毒排出体外的毒物。

但是在内外因素的影响下,肝脏也是一个很容易受伤的地方,各种各样的肝病都可以使它受到严重的损害,甚至“停工、停产”,比如病毒性肝炎、自身免疫性肝病、药物毒性肝炎、遗传性疾病、脂肪性肝病以及其它原因不明的慢性肝炎等等。而长期慢性肝病造成的后果就是,大量肝细胞破坏,纤维组织增生,假小叶形成,以至于出现肝硬化、肝癌。

我们的“加工厂”被破坏多了,没有办法完成承担的合成、代谢、解毒、生物转化功能,这时候就进入功能失调,也就是我们医生常说的肝功能失代偿期,严重的失代偿如果再受到多种因素(如细菌、病毒、酒精、药物等)的影响,就容易出现肝衰竭。

肝衰竭时病人肝脏的解毒和合成功能极度低下,胆红素等一些毒性物质排不出去。与此同时,患者血液里面白蛋白、前白蛋白、凝血因子也会极度缺乏,患者表现为黄疸、腹水、肝性脑病、凝血功能异常、肝肾综合症等等,都是可以直接危及生命的并发症,常规内科药物治疗效果差,死亡率往往在50%以上。

肝脏罢工了怎么办,无法进行解毒,为了维持机体的正常功能,我们的肝脏“加工厂”还得运作,这时我们需要有一个方法来代替肝脏的功能,至少是解毒功能,减少毒性物质蓄积对机体的影响。我们可以临时建立一个“加工厂”—人工肝支持系统。

人工肝分为生物型人工肝装置、非生物人工肝装置和混合型人工肝装置三类。目前在临床上广泛采用的主要是非生物型人工肝系统。

非生物型人工肝系统是一台体外仪器。借助这台仪器把患者的血液引流出来,在体外进行血浆置换、血浆吸附、血液滤过等步骤,清除血液中的黄疸毒素等有害物质,补充蛋白质和凝血因子,通过暂时替代肝脏的解毒、蛋白质合成和部分代谢功能,使肝细胞得到再生的机会,肝功能得以恢复。

因此,实际上人工肝是代替了肝脏的一些功能,帮了肝脏的忙,因此习惯上把人工肝称为“人工肝支持系统”。

因为肝脏有良好的再生能力与恢复潜能,因此人工肝不需要长期维持,一般2-3次治疗帮助患者渡过危险期自发恢复就可。

但人工肝治疗也并非全能的,它只能代替肝脏的一部分功能,延长患者的生命,最终患者的预后,还是依赖于自身肝脏组织的恢复再生能力,比如一些肝硬化晚期肝衰竭的患者,就算是通过人工肝治疗,若自身肝脏再生能力差,也不可避免地要走上肝移植的道路,人工肝的应用只能是帮助这部分患者过渡到肝移植阶段。

西北民族大学直属附属医院、甘肃省第二人民医院肝病科是甘肃省中医肝病重点专科、甘肃省中西医结合肝病临床医学中心、国家干细胞与再生医学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单位。

科室医护人员24名,高级、中级、初级人才梯队健全,其中硕士研究生3名,科主任张文杰担任西北民族大学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肝病科目前开展了:1、经皮选择性肝动脉化疗栓塞术 2.经皮选择性脾动脉栓塞术 3、经皮经肝胃冠状静脉栓塞术 4、内镜下食管胃底曲张静脉套扎及硬化术等诊疗技术 5、经颈内静脉肝内门体静脉分流术 6、肝病的生物治疗(间充质干细胞、多种基因修饰的间充质干细胞、DCS-CIK的间充质干细胞)7、非生物人工肝支持治疗等,以系统性综合治疗手段取得良好效果。肝病科自2012年开展非生物人工肝支持治疗以来,至今每年约收治肝衰竭患者约300名,其中约70%患者进行人工肝治疗,挽救了大多数患者的生命。

近日肝病科在原有 “人工肝”治疗模式的基础上,开展了新型治疗模式:双重血浆分子吸附(DPMAS)联合血浆置换(PE)。患者马某某,54岁,因”乏力、厌油、恶心、皮肤黄染2月余,加重伴呕吐2周”在当地医院诊断为:慢加急性肝衰竭,因治疗效果欠佳,慕名前来我院肝病科就诊,入院后完善相关检查,结果提示:总胆红素;ALT:;AST:;PT:;PTA:;INR:;血氨:。诊断为:慢加急性肝衰竭 、肝性脑病。分析患者病情后,立即给予人工肝DPMAS(双重血浆分子吸附)联合 血浆置换(PE)治疗,术后患者恢复好,复查检查结果提示:总胆红素:;ALT:;AST:;PT:;PTA:;INR:;肝功能 、凝血功能较前明显改善,患者目前病情平稳已出院。

双重血浆分子吸附(DPMAS)联合血浆置换(PE)是一种新的组合治疗模式,采用交换树脂(BS330)和中性大孔树脂(HA330-II)两种吸附剂联合应用,两种吸附剂的组合应用迅速改善黄疸症状的同时清除炎性介等有物质,从而达到标本兼治的效果。

科室简介

西北民族大学直属附属医院、甘肃省第二人民医院感染性疾病科是甘肃省中医肝病重点专科、甘肃省中西医结合肝病临床医学中心、国家干细胞与再生医学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单位。

科室医护人员24名,高级、中级、初级人才梯队健全,其中硕士研究生3名,科主任张文杰担任西北民族大学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我们始终秉持“虚怀若谷、交流并蓄”的建科理念,发展方向:注重发展亚学科(肝病、感染、肝病相关肿瘤)。在发展亚学科的基础上,开展了:1、经皮选择性肝动脉化疗栓塞术 2.经皮选择性脾动脉栓塞术 3、经皮经肝胃冠状静脉栓塞术 4、内镜下食管胃底曲张静脉套扎及硬化术等诊疗技术 5、经颈内静脉肝内门体静脉分流术 6、肝病的生物治疗(间充质干细胞、多种基因修饰的间充质干细胞、DCS-CIK的间充质干细胞)等,以系统性综合治疗手段取得良好效果。

近年在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发表论文40余篇,已完成省级科研项目5项,在研项目2项。获得甘肃医学科技奖三等奖4项、二等奖1项。

供稿:肝病科 韩飞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发表评论

我们将不会公开您的电子邮件地址。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