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细胞生物产业是指以生命科学理论和生物技术为基础,结合信息学、系统科学、工程控制等理论和技术手段,通过对生物体及其细胞、亚细胞和分子的组分、结构、功能与作用机理开展研究并制造产品。细胞生物产业可囊括细胞生物技术、细胞治疗、细胞工程等。
细胞生物产业主要类型
细胞生物产业类型呈现多样化趋势,主要包括细胞储存、细胞学检测、细胞治疗、细胞培养和单细胞测序等多种类型。
细胞生物产业类型-细胞储存
细胞储存是通过一定的方法将细胞中的APSC多能细胞保存一定的期限,并保证细胞的功能和活性不受明显的影响。
细胞生物产业类型-细胞学检测
细胞学检测是将脱落的细胞进行涂片,然后在显微镜下观察其形态并判断其属性的方法。
细胞生物产业类型-细胞治疗
细胞治疗是指利用某些具有特定功能的细胞的特性,采用生物工程方法获取和/或通过体外扩增、特殊培养等处理后,使这些细胞具有增强免疫、杀死病原体和肿瘤细胞、促进组织器官再生和机体康复等治疗功效,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细胞生物产业类型-细胞培养
细胞生物产业类型-单细胞测序
单细胞测序是单细胞遗传物质分析的重要手段,其已经发展成多组学研究,包括单细胞转录组、基因组、表观组、甲基化、ChlP、蛋白组等,概括而言主要聚焦在两个领域:单细胞遗传物质分析与单细胞蛋白分析。
细胞生物产业类型-单细胞测序流程与方法
以上部分数据、内容来自艾媒研究院发布的报告,点击下载完整版↓↓↓
艾媒咨询|2020年中国细胞生物产业和商业应用分析报告-大健康行业研究报告-艾媒报告中心report.iimedia.cn
报告目录
一、2020中国细胞生物产业发展概况
1. 细胞生物产业
2. 细胞生物产业生态圈
3. 中国细胞生物产业图谱
4. 全球在研新药年复合增速与新药增加品类规模
5. 2018年全球生物医药并购交易额显著增长
6. 中国细胞免疫治疗领域融资总额和事件数
7. 环境分析-利好:政策支持推动创新型疗法发展
8. 环境分析-利好:资金支持将继续增加
9. 环境分析-风险:商业不确定性增加
10. 环境分析-挑战:细胞医疗市场有待完善
11. 细胞生物产业热点事件(一)
12. 细胞生物产业热点事件(二)
13. 细胞生物产业热点事件(三)
二、2020中国细胞生物商业应用分析
1. 细胞生物产业主要类型
2. 细胞生物产业类型-细胞储存
3. 细胞生物产业类型-细胞学检测
4. 细胞生物产业类型-细胞治疗
5. 细胞生物产业类型-细胞培养
6. 细胞生物产业类型-单细胞测序
7. 细胞生物产业类型-单细胞测序流程与方法
8. 细胞生物产业关键技术-肿瘤细胞免疫治疗
9. 细胞生物产业关键技术-肿瘤细胞免疫治疗
10. 细胞生物产业关键技术-干细胞治疗
11. 细胞生物产业关键技术-干细胞治疗
12. 细胞生物产业关键技术-单细胞测序
13. 细胞生物产业关键技术-质谱分析
三、2020中国细胞生物产业案例分析
1. 华夏源集团:以现代前沿生物科技释放品牌价值(一)
2. 华夏源集团:以现代前沿生物科技释放品牌价值(二)
3. 华夏源集团:以现代前沿生物科技释放品牌价值(三)
4. 复星医药:打造医药健康全产业链体系(一)
5. 复星医药:打造医药健康全产业链体系(二)
四、2020中国细胞生物产业发展趋势与企业发展策略
1. 社会消费力提升,推动细胞生物产业增长
2. 老年人口占比提高,促进细胞生物市场扩容
3. 细胞生物产业发展趋势
4. 细胞生物产业商业化发展方向
5. 细胞生物企业发展策略-加强合作深度与广度
6. 细胞生物企业发展策略-产品多元化与差异化
7. 细胞生物企业发展策略-加速产品注册和提前治疗
图表目录
图表1:2013-2019年全球在研新药年复合增速与新药增加品类规模
图表2:2018年全球生物医药并购交易案例数量及交易金额
图表3:2014-2019年中国细胞免疫治疗领域融资总额和事件数分布
图表4:细胞生物产业主要类型
图表5:中国单细胞测序技术发展历程
图表6:2015-2019年中国国民可支配收入及其增长速度
图表7:2015-2019年中国老年人口年龄结构占比
图表8:中国相关研究机构

衰老不再可怕,干细胞8个功能让你由内而外’脱胎换骨’
图片来源于网络
不知道干细胞储存?来看看吧~
现在,你会发现越来越多的人都在聊干细胞储存。国际市场报告中的数据显示,随着现代医学对个性化药物的需求不断上升,越来越多的人存储干细胞用于健康保健以及未来治疗。
之前深圳发布的《细胞存储产业发展研究报告(2018)》显示,在发达国家,每100个人中就有15到20个储存干细胞,在我国,每100个家庭就有1个家庭选择储存新生儿干细胞。
这个数据还在不停地上涨。储存干细胞已经成为健康生活的新风尚,尤其是生完宝宝后存储存胎盘、脐带等组织中的干细胞。
那么干细胞究竟是何物?
首先,它是如何被发现的
干细胞研究先驱:McCulloch和Til
干细胞是一类自我更新的细胞。人就由最高级的干细胞——受精卵分化而来。而后,我们的身体的一些组织受到伤害,它们便会化身为受损的细胞,来修复并且帮助组织的再生。例如:我们血液中的各种细胞,如白细胞、红细胞便由造血干细胞分化而来;若皮肤划破,便由在皮肤基底层的干细胞分化去修补受损组织。
当然,这只是小小的例子。科学家们在努力自我分化与更新的特性运用的更加广泛,解决那些难以治疗的疾病。如牙髓再生、骨髓再生、帕金森等等。未来,还会与3D打印技术结合,打印出适用于自己的器官。
从1963年发现后,科学家们在身体的许多组织中发现了它们的身影。比如,骨髓、胎盘、脐带、脂肪等等。
其实,在我们渐渐长大的过程中,你会发现孩童时期疾病的恢复能力较成人迅速很多,是因为体内的干细胞充足,活力较强,能够更好地帮助解决它们。但是,随着年龄渐渐长大,干细胞的活力就会渐渐消失,因此年长的朋友们疾病恢复的较慢并且困难。
干细胞治疗是指使用健康的干细胞来替代或修复病人受损的细胞和组织的一种治疗方式。干细胞疗法如同给机体注入新的活力,是从根本上治疗许多疾病的有效方法。
人体的细胞有200多种,行使着不同的作用。这两百种不同的细胞都有一个相同的来源,这就是干细胞。
干细胞可以在人体中修复替代我们受损的组织器官,因此具有巨大的临床使用价值。
全球目前已经开展了上万例的干细胞移植,到2010年底干细胞可以治疗包括正在进行临床试验的疾病有92种,目前全球干细胞临床研究已涉及150多种疾病,这包括血液系统疾病(如白血病),免疫系统疾病(如红斑狼疮),心脑血管疾病,内分泌系统和神经系统疾病。随着技术的发展干细胞可以治疗的疾病数量将大大增加。
在未来,利用干细胞的强大的分化能力,科学家有望使用干细胞培育出人体器官,这将大大推动现代医学的发展。胎盘、脐带中含有丰富的干细胞,采集过程十分简单,临床使用十分方便,是自体储存干细胞的重要来源。
央视记录|不幸患癌面临截肢,她是如何从绝望走向重生?
正值壮年突发癌症,化疗之后面临截肢
2007年12月,郭美突感身体不适,出现了一些类似感冒的症状,咳嗽胸闷。吃了两周的药也未能见效,于是来到沾化人民医院,经过初步检查,医生认为她的肺部有炎症,建议她做个CT检查一下,检查后医生告诉她只是肺部炎症,也不是很严重。
奇怪的是,到了6月份,郭美的右腿开始莫名其妙得疼痛,经过检查,郭美被告知患上肺癌,并且已经是晚期了。
虽然之前已经有了心里准备,但是看到诊断报告时,郭美还是无法接受。由于肺癌细胞已经转移,医院决定先化疗再做手术。
2008年的6月27日,一家人来到某肿瘤医院进行了6个疗程的化疗,郭美肺部的阴影慢慢缩小,病灶逐渐消失了,然而,郭美的右腿却越肿越大,疼痛也一天天的加剧。面对郭美右腿的剧痛,医生们一时也束手无措,如果在短时间内仍不能止住疼痛,郭美不得不面临截肢。
40多岁的女人,正值人生事业的高峰期,是家庭的顶梁柱,是丈夫和孩子的定心丸,难道家人只能坐视病魔慢慢蚕食郭美的生命吗?
痛苦之际找到良医,接受中西医结合治疗暂时好转
正当其家人不知所措的时候,意外得知的一个消息让他们仿佛抓到了最后一根救命稻草。
2009年的1月4日,一家人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抱着最后一线希望,来到武警总医院找到肿瘤二科主任黎功,从此,郭美的人生迎来重大的转机。
武警总医院找到肿瘤二科主任黎功
(黎功是山东滨州人,曾在日本京都大学放射肿瘤治疗科学深造一年,2005年作为肿瘤研究邻域的特殊人才被特招入伍,从事肿瘤诊治和放射治疗近30年,在肿瘤放化疗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尤其是在肝癌方面有深厚的造诣,近年来,他潜心研究肝癌的非手术综合治疗,肺癌、乳腺癌、肠癌、的综合治疗。在细胞免疫治疗肝癌方面,也取得了很好的疗效。那么作为一位肝癌专家,他又是如何对郭美这样一位肺癌且已经发生骨转移的病人进行诊治的呢?)
经过之前的治疗,郭美肺部的癌细胞已经基本被杀死,但是并没有完全消失,当务之急,是先找到病因,止住右腿的疼痛。黎功医生在给郭美进行检查发现,郭美右腿红肿区域的血管存有血流阻塞现象,由此断定腿部的疼痛是炎症引发的。
找到了病因对症下药,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在药物治疗的同时,外加中药外敷以及中医理疗,一周后,郭美右腿的疼痛越来越轻,红肿开始消退,两周后郭美竟然可以摆脱轮椅站起来了,和让一家人喜出望外。
病情依旧反复,CAR-T免疫治疗帮助患者康复
然而半个月之后,郭美在复查时,又在肺部原发肿瘤的傍边发现了一个不小的肿瘤。黎功医生决定给郭美进行化疗。
我们知道手术、放疗、化疗是肿瘤治疗的三大手段,对于郭美这样癌细胞已经扩展的晚期患者来说,化疗恰恰是最有效的治疗手段,但是化疗的过程是极为痛苦的,郭美表示就算是跳楼也不做化疗。
在无可奈何的情况下,黎功只能尊重郭美的意见选择放射治疗。果然这次治疗后的2010年的3月,郭美的肋骨又出现肿瘤转移。
而这一次,郭美因为女儿高考的关系,选择放弃任何治疗。
郭美癌症的几次复发,让黎功陷入深深的思考。近年来,被美国“国际肿瘤生物治疗与基因治疗”年会认为21世纪唯一一种有望完全杀死癌细胞的肿瘤治疗方法被推广应用,这就是CAR-T免疫治疗,也叫肿瘤生物治疗,这是继手术、放化疗之后的第四种治疗方法。
研究发现,用CAR-T免疫疗法治疗肿瘤可以取得惊喜的疗效。因此当女儿高考结束,郭美第四次来到医院治疗时,黎功建议她试一试肿瘤免疫治疗。
出人意料的是,仅仅一个疗程,免疫治疗在郭美身上产生了很好的疗效,郭美不仅没有出现之前的乏力、身体透支的情况,反而变得精神饱满,充满活力。之后又经过几个疗程的免疫治疗,郭美的病情趋于稳定。
五年之后重回医院复查:一切都正常,全部康复了。
郭美的这次复查牵动了全家的心,化验单上的数据显示:白细胞数量正常,血转氨酶、肝功,所有的都显示正常,最重要的一项——鳞状上皮抗原指数也呈正常值,所有肿瘤标记物都很正常。
肝部CT也显示:肝部饱满细软,状态优秀。
黎功医生也表示:“一切都正常,全部康复了。”
医学的发展让癌症变得不那么可怕
由一个肺癌晚期的患者到一个完全健康的人,郭美经历了长达6年的时间,由绝望到重生,发生在郭美身上的生命奇迹进一步证明,癌症并不是那么可怕,免疫细胞治疗给癌症患者带了治愈的希望。
面对癌症,作为普通的我们,除了依靠医学的帮助以外,也要及时做好预防的措施,除了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以外,也可以将自己体内的免疫细胞存储起来,等到将来有需要的时候再回输体内,提高免疫力。更在万一之时帮助我们战胜疾病。
参考资料:
[1]http://tv.cctv.com/2015/02/01/VIDE1422805134815771.shtml?spm=C53074552346.PvbmvUJDpBg5.0.0
#干细胞# #健康
中国干细胞医疗行业群雄逐鹿 行业龙头花落谁家?
原标题:产业之问|中国干细胞医疗行业群雄逐鹿 行业龙头花落谁家?
干细胞医疗行业整体发展现状分析
干细胞治疗是通过干细胞移植来替代、修复患者损失的细胞,恢复细胞组织功能,从而治疗疾病。相比于其他治疗方法,干细胞的同种异体移植的安全性很高。因为干细胞是一种未分化未成熟的细胞,其细胞表面的抗原表达很微弱,患者自身的免疫系统对这种未分化细胞的识别能力很低,无法判断它们的属性,从而避免了器官移植引起的免疫排斥反应及过敏反应等,只有极少数病人有发热、头痛等轻微症状。
——全球发展现状:美国保持绝对领先地位
近年来,干细胞研究及应用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生命科学与医学发展的重要指标,许多国家对干细胞研究大力支持。2010年全球干细胞医疗产业市场规模约为215亿美元,到了2019年,全球干细胞医疗市场规模上升至1482亿美元左右
根据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管理的临床研究登记系统()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7月8日,全球登记的干细胞临床研究项目共计5553项,其中有2286项已经完成临床试验研究。
目前全球登记的干细胞临床研究项目主要是成体干细胞临床试验,涉及血液病、肿瘤、神经系统疾病、心脏疾病、免疫系统疾病等领域,其中美国保持绝对领先的地位,中国、德国、法国等国家紧随其后,在亚洲,中、韩、日三国是干细胞研究的热点地区。
——全球干细胞产品:上市药品超20款
目前,干细胞治疗行业蓬勃发展,全球已经有21款干细胞产品获批上市,分布于美国、欧盟、韩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和日本等地。其中,欧盟批准数量最多,有6种产品获批上市。未来几年内全球范围将有更多干细胞药物获批上市。
——中国发展现状:政策大力扶持
2015年9月10日,国家卫生计生委、国家食品药品监管总局联合发布了《干细胞临床研究管理办法(试行)》,推进我国对干细胞临床研究进行规范性管理。在政策的支持下,国家不断加大资金投入,保障对干细胞技术的研究,不断加大国家自然基金对干细胞研究的支持。
统计数据显示,自2015年第一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试点专项启动后,干细胞重点专项至今已连续3年获得中央财政拨款扶持:2016年,25项,亿;2017年,43项,亿;2018年,30项,亿,总计超过20亿元。充分体现了国家从科技创新体制的国家顶层设计中对干细胞与再生医学领域的高度重视。
2019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共为1437家单位的所属科研机构提供资金支持,立项总数超过42000项,总金额高达213亿元。其中干细胞项目443个,金额排在前60万元的项目如下:
目前,我国干细胞的研究资金消耗大,主要依靠国家自然基金提供的基金支持。未来干细胞的研究仍有大量的投入资金需求,不能单纯依靠国家基金促进研发推广。未来国家政策会积极推动社会资本与医学研究相结合,引入社会资本支持干细胞相关研究。自2015年第一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试点专项启动后,干细胞医疗重点专项研发计划至今已连续3年获得中央财政拨款扶持。
2019年1月,科技部发布了“干细胞及转化研究”重点专项2019年度项目申报指南,指南中明确:在之前已支持98个项目的基础上,2019年国家再拨款4亿元,支持12个干细胞研究方向。
——中国产品研发情况:5款药物已经获得临床试验默示许可
自2014年至2018年5月底,4年来我国干细胞产品注册申报受理一直处于空白状态,随着2017年12月22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细胞治疗产品研究与评价技术指导原则(试行)》的发布,为这一前景无限但又曾饱受束缚的前沿技术正名,也开启了细胞治疗领域新纪元。
截止2020年7月全国已有116家(包括军队医院)研究机构通过了干细胞临床研究机构的备案,共有69个干细胞临床研究项目通过备案,涉及的疾病包括:急性心梗、小儿脑性瘫痪、卵巢早衰、银屑病、间质性肺病、膝骨关节炎、帕金森病、视网膜色素变性等。
2017年10月26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组织对《药品注册管理办法》进行了修订,规定细胞治疗类产品作为新药受理申报。2017年12月,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药品审评中心(CFDA)发布了《细胞治疗产品研究与评价技术指导原则(试行)》,再次明确细胞制品按药品评审程序进行注册和监管。
新规出台后,截止到2020年7月,国内相继有10款干细胞药物被CFDA正式受理,其中有5款药物已经获得临床试验默示许可。
——中国产业化现状:已有7家拥有国家牌照脐血库
在干细胞治疗的产业化方面,我国也较早进行了布局,建立了山东、北京、上海、天津、广州、浙江和四川7家拥有国家牌照的脐带血造血干细胞库,开展脐带血造血干细胞的长期深低温储存业务,并进行了多例异体脐带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的临床应用,有力促进干细胞研究从研究向转化应用,具有良好的示范带动作用。
干细胞医疗行业区域发展对比分析
——企业发展情况:北京数量领先
目前我国已经形成了百余家不同规模的干细胞产业相关企业,并建立了多家产业化基地,覆盖了从上游干细胞存储到中下游干细胞技术及产品研发的各个方面。根据火石创造整理的国内143家干细胞产业相关企业显示,北京、上海、江苏、广东和山东为产业主要聚集区,北京有21家干细胞产业相关企业,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
此外,中国已经建立起多家干细胞产业化基地,影响力较大有国家干细胞产业化华东基地、国家干细胞产业化天津基地、无锡国际干细胞联合研究中心、青岛干细胞产业化基地等、西安干细胞人工皮肤产品产业化基地等。大部分产业化基地的相关业务涵盖干细胞存储、干细胞技术研发、干细胞应用研究以及干细胞临床移植和治疗等业务。它们促进了干细胞技术从实验室向应用、向临床及基因工程药物科研成果向实际生产力转化,逐步推动形成新的干细胞研究和产业新格局。
——政策出台情况:广东、上海政策支持力度大
从2018年初开始,地方政府也出台了多项利好政策。2018年3月9日,广州市人民政府发布了《关于印发广州市促进健康及养老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17-2020年)的通知》,提及未来将重点发展肿瘤免疫细胞治疗、干细胞治疗、基因治疗等医疗技术,开展人成体干细胞及人多能干细胞临床应用技术研究。2018年4月2日,上海市人民政府官网正式发布了《“健康上海2030”规划纲要 》,文中明确提出:加快免疫细胞治疗、干细胞治疗、基因治疗相关技术临床和产业化研究。发展干细胞与再生医学、新型疫苗、生物治疗等医学前沿技术。
从各省(区、市)政策出台情况来看,广东省和上海市政府政策支持力度较大。
——产品研发情况:北京干细胞临床研究和药物方面拔得头筹
截止2020年7月全国已有116家(包括军队医院)研究机构通过了干细胞临床研究机构的备案,其中北京已通过备案的研究机构的数量最多,有18家,广东和上海紧随其后,分别有14家和12家。
从干细胞新药研发情况来看,在目前已经被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受理的10款干细胞药物中,北京的企业被受理的药物有5款;其次是位于天津的企业,被受理的药物有2款。
前瞻观点:广东、上海政策环境较好但北京占据干细胞医疗领域龙头地位
从企业发展情况来看,北京有21家干细胞产业相关企业,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
从产业支持政策来看,广东省和上海市政府政策支持力度较大。
从产品研发情况来看,北京已通过备案的研究机构的数量有18家,北京干细胞企业干细胞药物申请数量有5款,均位列全国首位。
综上所述,广东、上海政策环境较好,但北京占据干细胞医疗领域龙头地位。
以上数据来源于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干细胞医疗行业发展前景预测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同时前瞻产业研究院提供产业大数据、产业规划、产业申报、产业园区规划、产业招商引资等解决方案。
(文章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
(责任编辑:DF533)
产业之问|中国干细胞医疗行业群雄逐鹿 行业龙头花落谁家?
原标题:产业之问|中国干细胞医疗行业群雄逐鹿 行业龙头花落谁家?
干细胞医疗行业整体发展现状分析
干细胞治疗是通过干细胞移植来替代、修复患者损失的细胞,恢复细胞组织功能,从而治疗疾病。相比于其他治疗方法,干细胞的同种异体移植的安全性很高。因为干细胞是一种未分化未成熟的细胞,其细胞表面的抗原表达很微弱,患者自身的免疫系统对这种未分化细胞的识别能力很低,无法判断它们的属性,从而避免了器官移植引起的免疫排斥反应及过敏反应等,只有极少数病人有发热、头痛等轻微症状。
——全球发展现状:美国保持绝对领先地位
近年来,干细胞研究及应用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生命科学与医学发展的重要指标,许多国家对干细胞研究大力支持。2010年全球干细胞医疗产业市场规模约为215亿美元,到了2019年,全球干细胞医疗市场规模上升至1482亿美元左右
根据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管理的临床研究登记系统()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7月8日,全球登记的干细胞临床研究项目共计5553项,其中有2286项已经完成临床试验研究。
目前全球登记的干细胞临床研究项目主要是成体干细胞临床试验,涉及血液病、肿瘤、神经系统疾病、心脏疾病、免疫系统疾病等领域,其中美国保持绝对领先的地位,中国、德国、法国等国家紧随其后,在亚洲,中、韩、日三国是干细胞研究的热点地区。
——全球干细胞产品:上市药品超20款
目前,干细胞治疗行业蓬勃发展,全球已经有21款干细胞产品获批上市,分布于美国、欧盟、韩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和日本等地。其中,欧盟批准数量最多,有6种产品获批上市。未来几年内全球范围将有更多干细胞药物获批上市。
——中国发展现状:政策大力扶持
2015年9月10日,国家卫生计生委、国家食品药品监管总局联合发布了《干细胞临床研究管理办法(试行)》,推进我国对干细胞临床研究进行规范性管理。在政策的支持下,国家不断加大资金投入,保障对干细胞技术的研究,不断加大国家自然基金对干细胞研究的支持。
统计数据显示,自2015年第一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试点专项启动后,干细胞重点专项至今已连续3年获得中央财政拨款扶持:2016年,25项,亿;2017年,43项,亿;2018年,30项,亿,总计超过20亿元。充分体现了国家从科技创新体制的国家顶层设计中对干细胞与再生医学领域的高度重视。
2019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共为1437家单位的所属科研机构提供资金支持,立项总数超过42000项,总金额高达213亿元。其中干细胞项目443个,金额排在前60万元的项目如下:
目前,我国干细胞的研究资金消耗大,主要依靠国家自然基金提供的基金支持。未来干细胞的研究仍有大量的投入资金需求,不能单纯依靠国家基金促进研发推广。未来国家政策会积极推动社会资本与医学研究相结合,引入社会资本支持干细胞相关研究。自2015年第一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试点专项启动后,干细胞医疗重点专项研发计划至今已连续3年获得中央财政拨款扶持。
2019年1月,科技部发布了“干细胞及转化研究”重点专项2019年度项目申报指南,指南中明确:在之前已支持98个项目的基础上,2019年国家再拨款4亿元,支持12个干细胞研究方向。
——中国产品研发情况:5款药物已经获得临床试验默示许可
自2014年至2018年5月底,4年来我国干细胞产品注册申报受理一直处于空白状态,随着2017年12月22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细胞治疗产品研究与评价技术指导原则(试行)》的发布,为这一前景无限但又曾饱受束缚的前沿技术正名,也开启了细胞治疗领域新纪元。
截止2020年7月全国已有116家(包括军队医院)研究机构通过了干细胞临床研究机构的备案,共有69个干细胞临床研究项目通过备案,涉及的疾病包括:急性心梗、小儿脑性瘫痪、卵巢早衰、银屑病、间质性肺病、膝骨关节炎、帕金森病、视网膜色素变性等。
2017年10月26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组织对《药品注册管理办法》进行了修订,规定细胞治疗类产品作为新药受理申报。2017年12月,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药品审评中心(CFDA)发布了《细胞治疗产品研究与评价技术指导原则(试行)》,再次明确细胞制品按药品评审程序进行注册和监管。
新规出台后,截止到2020年7月,国内相继有10款干细胞药物被CFDA正式受理,其中有5款药物已经获得临床试验默示许可。
——中国产业化现状:已有7家拥有国家牌照脐血库
在干细胞治疗的产业化方面,我国也较早进行了布局,建立了山东、北京、上海、天津、广州、浙江和四川7家拥有国家牌照的脐带血造血干细胞库,开展脐带血造血干细胞的长期深低温储存业务,并进行了多例异体脐带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的临床应用,有力促进干细胞研究从研究向转化应用,具有良好的示范带动作用。
干细胞医疗行业区域发展对比分析
——企业发展情况:北京数量领先
目前我国已经形成了百余家不同规模的干细胞产业相关企业,并建立了多家产业化基地,覆盖了从上游干细胞存储到中下游干细胞技术及产品研发的各个方面。根据火石创造整理的国内143家干细胞产业相关企业显示,北京、上海、江苏、广东和山东为产业主要聚集区,北京有21家干细胞产业相关企业,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
此外,中国已经建立起多家干细胞产业化基地,影响力较大有国家干细胞产业化华东基地、国家干细胞产业化天津基地、无锡国际干细胞联合研究中心、青岛干细胞产业化基地等、西安干细胞人工皮肤产品产业化基地等。大部分产业化基地的相关业务涵盖干细胞存储、干细胞技术研发、干细胞应用研究以及干细胞临床移植和治疗等业务。它们促进了干细胞技术从实验室向应用、向临床及基因工程药物科研成果向实际生产力转化,逐步推动形成新的干细胞研究和产业新格局。
——政策出台情况:广东、上海政策支持力度大
从2018年初开始,地方政府也出台了多项利好政策。2018年3月9日,广州市人民政府发布了《关于印发广州市促进健康及养老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17-2020年)的通知》,提及未来将重点发展肿瘤免疫细胞治疗、干细胞治疗、基因治疗等医疗技术,开展人成体干细胞及人多能干细胞临床应用技术研究。2018年4月2日,上海市人民政府官网正式发布了《“健康上海2030”规划纲要 》,文中明确提出:加快免疫细胞治疗、干细胞治疗、基因治疗相关技术临床和产业化研究。发展干细胞与再生医学、新型疫苗、生物治疗等医学前沿技术。
从各省(区、市)政策出台情况来看,广东省和上海市政府政策支持力度较大。
——产品研发情况:北京干细胞临床研究和药物方面拔得头筹
截止2020年7月全国已有116家(包括军队医院)研究机构通过了干细胞临床研究机构的备案,其中北京已通过备案的研究机构的数量最多,有18家,广东和上海紧随其后,分别有14家和12家。
从干细胞新药研发情况来看,在目前已经被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受理的10款干细胞药物中,北京的企业被受理的药物有5款;其次是位于天津的企业,被受理的药物有2款。
前瞻观点:广东、上海政策环境较好 但北京占据干细胞医疗领域龙头地位
从企业发展情况来看,北京有21家干细胞产业相关企业,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
从产业支持政策来看,广东省和上海市政府政策支持力度较大。
从产品研发情况来看,北京已通过备案的研究机构的数量有18家,北京干细胞企业干细胞药物申请数量有5款,均位列全国首位。
综上所述,广东、上海政策环境较好,但北京占据干细胞医疗领域龙头地位。
以上数据来源于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干细胞医疗行业发展前景预测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同时前瞻产业研究院提供产业大数据、产业规划、产业申报、产业园区规划、产业招商引资等解决方案。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